二十四節氣 | 大寒:凜冬將盡 靜待春來
發布日期:
2023-01-03

二十四節氣 | 大寒:凜冬將盡 靜待春來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后一個節氣,每年公歷1月20-21日太陽到達黃經300°時為“大寒”。這個節氣處在三九、四九時段,此時寒潮南下頻繁,是一年中的最寒冷時節,也是一年中雨水最少的時期。民諺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贝蠛?,是天氣寒冷到極點的意思。它是一個生機潛伏、萬物蟄藏的時令。

二十四節氣 | 大寒:凜冬將盡 靜待春來

01 大寒迎年


大寒一到年味漸濃,所謂“大寒迎年”,就是大寒至農歷新年這段時間,民間會有一系列活動,歸納起來至少有十大風俗,分別是:“食糯”、“縱飲”、“做牙”、“掃塵”、“糊窗”、“臘味”、“趕婚”、“趁墟”、“洗浴”、“貼年紅”等。






02 尾牙祭


尾牙源自于拜土地公做“牙”的習俗,在中國福建沿海、臺灣等地仍保留著尾牙祭的傳統。所謂農歷二月二為“頭牙”,以后每逢初二和十六都要做“牙”,到了農歷十二月十六日正好是尾牙。尾牙與頭牙一樣,吃春餅(南方叫潤餅),這一天生意人要設宴,白斬雞為宴席上不可缺少的一道菜。





03 蒸煮糯米飯

嶺南民諺有云:“小寒大寒,無風自寒?!痹趥鹘y節氣中極冷的一天,廣東民間形成吃糯米飯的習俗。如今在廣東,常見這樣的情景:大寒來臨前,家家戶戶煮上一鍋香噴噴的糯米飯,拌入臘味、蝦米、干魷魚、冬菇等,以迎接傳統節氣中最冷的一天。糯米味甘、性溫,食之具有御寒滋補功效。


我國古人將大寒分為三候:“一候雞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span>

二十四節氣 | 大寒:凜冬將盡 靜待春來

一候雞乳


“乳”,育也。馬氏曰:“雞,木畜,麗于陽而有形,故乳在立春節也?!币馑际堑酱蠛潥獗憧梢苑跣‰u了。


二候征鳥厲疾


“征”,伐也,殺伐之鳥,乃鷹隼之屬,至此而猛厲迅疾也。鷹隼之類的征鳥,正處于捕食能力極強的狀態中,盤旋于空中到處尋找食物,以補充身體的能量抵御嚴寒。
三候水澤腹堅


在一年的最后五天內,北方水域中的冰一直凍到水中央,且最結實、最厚,孩童們可以盡情在河上溜冰(日平均氣溫連續多日出現-5℃以下天氣方可進行,這種活動一般出現在黃河以北地區)。



大寒過后大自然陰氣漸漸減弱,陽氣逐漸增多。大寒處于“四九”和“五九”間,仍處于寒冬時期,降雨少,氣候干燥,常有寒潮、大風天氣。


二十四節氣 | 大寒:凜冬將盡 靜待春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