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技能生態? 促進產業發展
廣東省全面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
近日,廣東省人社廳在廣州召開全省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推進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技能人才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推進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進一步加強技能人才隊伍建設,構建技能生態,促進產業發展。廣東省人社廳副廳長、一級巡視員楊紅山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指出,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實行市場化、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是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大變革,有利于構建以產業為導向,用人主體、人才培養主體、評價主體融合發展的技能認定;有利于打通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鏈條,緊扣產業鏈打造人才鏈,促進人才產業融合發展;有利于提高技能效能,推動人力資源高質量賦能產業發展。今年以來,廣東深化技能人才評價制度改革,積極探索,勇于創新,全面推行社會化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取得階段性成效,全省獲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人數達5.5萬人次。
廣東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堅持以產業為導向,以提升技能、促進就業為目標。緊緊圍繞服務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大力培育發展戰略性產業集群,推動行業、企業、院校等廣泛參與、共建共評共治共享,使職業技能等級評價標準發端于產業、反映崗位需求,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打造成為廣東的“產業證書”。
同時,打造龍頭企業、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等人才培養主體、評價主體、用人主體共同組成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聯盟,構建新型產業人才培養評價生態,打通技能人才培養培訓、評價認證、招工就業的“最后一公里”,使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實現以提升技能、促進就業為目標,促進勞動者技能實質性提高,實現高質量就業。
廣東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堅持分類實施、融合發展,全面推進企業職業技能等級評價工作。通過充分發揮企業用人主體作用,企業可自主確定評價職業(工種)范圍,自主設置職業技能崗位等級,自主運用評價方法,自主開發制定企業評價規范。
鼓勵企業對技能崗位員工實行定級評價,對員工技能提升實行晉級評價,豐富企業技能評價方法?!搬槍ζ髽I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與職業資格認證有異曲同工之妙,行業企業內既有技能的共通性,也允許企業自主適應,現行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兼顧了社會評價和企業評價兩方面。
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開發、統一服務
廣東省整體推進技工院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以提高評價質量為核心,以廣東省高技能人才培養聯盟為紐帶。按照“統一規劃、統一標準、統一開發、統一服務”的原則,推動校企合作共同開發評價資源,目前,已完成99個職業工種試題資源開發,覆蓋全省技工院校98%以上的專業。
據廣東省交通城建技師學院書記、高技能人才培養聯盟理事長閻子剛介紹,目前廣東省技工院校職業技能等級認定體系已基本建立。整體工作分為綜合秘書、技術研發、信息化服務采購三個部分推進,現已形成由“省廳領導、中心指導、聯盟搭臺、院校主體”多方參與的“行政+聯盟+院?!闭J定工作運作方式,并建設了統一的信息化服務平臺,組織制定了相關工作制度、指引。
同時,建立了一支認定試題開發專家隊伍,構建了考評員、考務員培養、培訓和評價機制。通過“統一標準、統一命題、統一服務、統一品牌”的認定體系支撐全省技工院校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工作。
此外,廣東省現在已開發了兩批技工院校職業技能認定試題資源。通過16個專業委員會面向廣東省技工院校和行業企業,遴選近1000名高水平的內容專家、實踐專家和方法專家,開發完成了第一批46個職業(工種)的認定評價規范和試題資源并已投入認定試點,第二批53個職業(工種)的認定評價規范和試題資源開發已進入 評審驗收階段?;竞w廣東省技工院校407個相應專業。
這兩批成果中還包含塊鏈應用操作員等6個新職業的評價規范,并按照“一工種一方案”,引入世賽標準,校企深度融合,探索了汽車維修工等一批職業(工種)技師等級的評價規范和認定試題開發。通過產業導向、校企雙制辦學、社會廣泛參與、共商共建共評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評價模式正在形成并發揮重要作用。
廣東省穩步推進社會培訓評價組織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堅持以產業代表性、評價專業性、行業權威性為導向。通過人才培養能力、評價能力、就業服務能力、質量內控能力、品牌建設能力考察,遴選一批代表性龍頭企業、行業協會、技工院校和職業院校、省級重點民辦培訓機構等開展第三方評價。
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秘書長劉奕華教授指出,當今機機械工程領域里的新興產業是以智能制造、工業機器人、3D打印、新能源裝備等為代表,對此國際上的認定評價都是第三方組織為主。
劉奕華說,就廣東省而言,機械工程學會是全省最大的工科學會,機械、電器、控制工程以及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領域都包括其中。而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自2003年開始,就培養了大批具有技術職稱、機電大類的高級工。同時,社會組織參與技能等級認定評價,廣東省機械工程學會也是參與技術職稱的評價單位之一。就行業用工來看,實際應用動手與前期研發高端人才完全可以有機結合起來,只有動手能力與研發能力,結合起來才能更好的適應和匹配當今的行業發展需要。
廣東省技能人才培養評價專家庫核心專家、中山大學地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周永章表示,按照國務院“放管服”改革部署,水平評價類技能人員職業資格退出國家職業資格目錄,技能人才水平評價由政府認定改為實行社會化等級認定,這是技能人才工作的重大變革。
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解決了職業資格退出目錄后廣大技能勞動者“無證可考”的現實問題。同時,廣東推行職業技能等級制度,堅持將行業企業崗位用人標準引入技能人才培養標準、評價規范開發,推動技能人才培養緊密對接企業需求、對接產業發展,有利于緊扣產業鏈打造人才鏈,促進人才產業融合發展;打造龍頭企業、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等人才培養主體、評價主體、用人主體共同組成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聯盟,打通技能人才培養、使用、評價、激勵鏈條,有利于提高技能效能,推動人力資源高質量賦能產業發展。
廣東積極探索職業技能等級市場化、社會化機制,推動龍頭企業、技工院校、職業院校、培訓機構、行業協會等人才培養主體、評價主體、用人主體共同組成的技能人才培養評價聯盟,實行標準共商共建、過程共治共管、成果共評共享,整合人才供需兩端資源,提高技能效能,豐富技能生態。
建設廣東省職業能力監管服務平臺,構建真實性和有效性監管體系,廣東積極運用實名認證、人臉識別、視頻隨機抽檢等技術,結合質量督導工作機制,對培訓評價真實性進行監管;根據不同類型評價主體分類建立有效性指標體系,通過評價對象、用工主體等有效性評價,促進優勝劣汰、良性發展。